关键词 |
安徽香花槐,香花槐,红花槐,池州香花槐,香花槐出售 |
面向地区 |
园林用途 |
行道树 |
|
落叶与否 |
落叶性 |
生长环境 |
露地 |
树龄 |
7年 |
树形 |
卵圆形 |
树型 |
卵圆形 |
主要观赏部位 |
观花 |
芽接技术 芽接操作有方块芽接和工字形芽接两种主要方式。方块芽接法需要先在砧木上切一方块,挑起树皮再按回到之前的位置,如此可以保持切口的湿度。随后在接穗上取下与方块等大的方形芽片,并迅速镶入砧木上的方形切口处,然后迅速绑紧即可。 而工字形芽接需要在接芽上下各环切一刀,再从接穗背面取下0.3-0.5cm宽的树皮,在砧木适当光滑部位量取同样长度,上下各切一刀,从中间竖着撕去0.3-0.5cm宽的皮,然后削开两边的皮层,将芽片四周剥离并向下推,将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,包扎严密即可,待接芽抽出0.5-1cm时及时进行剪砧、除萌等后续操作。
香花槐属于豆科、槐属落叶乔木.树皮呈灰褐色,具纵裂纹.该树生枝绿色,无毛.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;叶轴初被疏柔毛,旋即脱净;叶柄基部膨大,包裹着芽;托叶形状多变,有时呈卵形,叶状,有时线形或钻状,早落;非常壮观美丽.香花槐叶繁枝茂,树冠开阔,树干笔直,树景壮观,全株树形自然开张,树态苍劲挺拔,观赏性强.原产中国,现南北各省区广泛栽培,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尤为多见.日本、越南也有分布,并见有,欧洲、美洲各国均有引种.
香花槐是豆科,刺槐属刺槐的栽培变种,落叶乔木,株高可达12米,羽状复叶,叶椭圆形至卵长圆形,总状花序,花被红色,有浓郁芳香,原产西班牙,1992年引入中国试种成功。
【特性】香花槐树高5~8m,树干通直,一年两季盛花,在5月,花期20d左右,第2次在7~8月,花期为40d,花期长,花量多,花朵大,花形美。是近年来引进我国的园林绿化树种。香花槐长势旺、根系发达,抗逆性强,在干旱的山地上生长明显刺槐,且香花槐根分蘖力强,栽植第2年能大量萌发新的植株,可以在荒山、荒滩地区栽植。 【育苗技术】 1、选地,整地 4月中下旬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,地下水位较低,排水良好,无病虫害,交通方便,有井灌条件,地势平坦的耕地,杂物,平整地面。撒施二胺化肥,然后浅翻深松的方式翻耙,再用畜犁起垄,垄距70~80CM,垄高15~20CM。 2、挖根及种根贮藏 由于香花槐不结种子,所以一般采用埋根法繁殖。埋根繁殖选用1~2年生香花槐主、侧根,直径0.5~1.5CM为宜。挖根一般有两种方法:一种方法是树不动,春季在香花槐萌动前,将香花槐侧根距根颈20~30CM处剪断,绕根颈挖深30CM,宽100CM的环沟,剪根量不易超过侧根的一半,双环沟内侧切断粗度超过4mm的根系,将剪断的根挖出。挖根后每株施充分的肥料并及时覆土、浇水。另一种方法是将树连同根一起挖出,根留15~20CM,其余全部用剪刀剪下贮藏,树仍然可以栽植。挖出的根要立即贮藏。选择背风、避光的地方将种根与细沙混均埋起来,细沙要先筛净,去掉石块,并保持一定湿度。
根系剪截、处理扦插 4月下旬至5月上、中旬将根段剪成5~7CM段,在浓度为40~50mg/L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12~24h。同时用开沟器顺垄面正中开沟,将根断平放于沟内,形态好都朝同一方向,根段相距10~15CM,覆土4CM左右,踩实。根系扦插后应立即向地面或喷水,使土壤湿透,芽出土前,一直要保持土壤的湿度,待芽出土几个月内,保持土壤湿润。 种苗移栽 移栽宜在春季萌发前进行,移栽时挖穴、施足底肥,苗栽好后填土,压实,浇透水,以后保持湿润。由于香花槐生命力强,苗木勿需带土,栽植成活率就可达95%以上。为使香花槐生长健壮,苗木移栽后,从地面平茬,将地上剪掉,从基部重新留一壮芽。平茬后,香花槐不仅成活率高,且树形好,生长快。 抚育管理 由于香花槐自然生长树冠开张,树形优美,勿需修剪。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。另外要注意观察病虫害,做到治早、治小、治了,同时要适时适量浇水,及时抹芽、追肥,确保苗木生长不受影响。
香花槐产地生境 香花槐原产西班牙,1992年引入中国试种成功。性耐寒,能抵抗-25℃到-28℃低温。耐干旱瘠薄,对土壤要求不严,酸性土、中性土及轻碱地均能生长。主、侧根发达,萌芽性强。生长快,当年可达2米,第2年3-4米,开始开花。对城市不良环境有抗性,抗病力强。